各位理事、各專業分會、省區市學會及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和《中國科協科普發展規劃(2016-2020年)》目標任務的要求,扎實推進關于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的工作部署,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創新科普理念和服務模式,我會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事業發展規劃(2017-2021)》中明確提出“組織籌建中國機械工程數字博物館”工作,并研究形成中國機械工程數字博物館建設方案討論稿(附件1)。為做好中國機械工程數字博物館籌建工作,現向學會理事、專業分會、省區市學會及有關單位征集中國機械工業遺產素材和線索,現將通知說明如下:
一、中國機械工程數字博物館建設說明
中國機械工程數字博物館主要通過網絡方式以網站形式建設,內容包括兩方面:
一是以學會出版的《中國機械史》系列叢書為知識載體,按照中國古代機械史、中國近代機械史、中國現代機械史三個發展階段,以圖文方式詳細介紹我國古代的機械發明和應用,以及近代和現代機械工業的產生和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機械工業高速發展的重大成就。
二是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開展我國機械工業遺產的評定和發布工作。機械工業遺產內涵廣泛,狹義的工業遺產主要包括作坊、車間、倉庫、碼頭、管理辦公用房以及界石等不可移動文物;工具、器具、機械、設備、辦公用具、生活用品等可移動文物;契約合同、商號商標、產品樣品、手稿手札、招牌字號、票證簿冊、照片拓片、圖書資料、音像制品等涉及企業歷史的記錄檔案;廣義的工業遺產還包括工藝流程、生產技能和與其相關的文化表現形式,以及存在于人們記憶、口傳和習慣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此,學會將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圍繞機械工業遺產的征集、申報、審核、認定、發布、推廣等方面開展評估和認定工作,并通過中國機械工程數字博物館網站進行宣傳和推廣。
二、機械工業遺產素材征集內容
1、不可移動文物:包括作坊、車間、倉庫、碼頭、管理辦公用房等;
2、可移動文物:包括工具、器具、機械、設備、辦公用具、生活用品等;
3、檔案記錄:包括契約合同、商號商標、產品樣品、手稿手札、招牌字號、票證簿冊、照片拓片、圖書資料、音像制品等。
三、機械工業遺產素材征集時間
開展中國機械工程數字博物館建設工作是學會推動科普事業發展、打造學會科普品牌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作為學會科普工作一項重點工作,本通知關于機械工業遺產素材的征集將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常年有效,歡迎各位理事、各專業分會、省區市學會及社會各界廣泛提供中國機械工業遺產(附件2)信息和線索。
四、聯系方式
聯 系 人:劉惠榮 梅熠
聯系方式:010-68799024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首體南路9號主語國際4號樓11層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科普與評價處